退耕还林比还草更能提高土壤碳含量

科技日报

2014-04-01

 

科技日报讯 我国退耕还林(草)工程自1999年正式启动,至今已有15年,浙江农林大学宋新章副教授与其科研团队对该工程对中国土壤有机碳的影响进行了整合分析,发现自从退耕还林推行以来,土壤中的有机碳积累显著,还林比还草能积累更多的土壤有机碳。该项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自然》出版集团旗下的《科学报告》上。

据了解,截至2012年底,退耕还林(草)工程已经将906万公顷的耕地改造成森林,将64万公顷的耕地改造成草地。造林被认为是一种可以有效缓和气候变化的方式,但是我国的退耕还林(草)工程对于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并没有被充分认识。

宋新章和其科研团队发现,从耕地转化成森林,尤其是乔木林(不包括灌丛植被或者果园)比从耕地转化成草地,会积累更多的土壤有机碳。研究结果显示退耕还林在未来将会积累更多的有机碳,这将有助于缓和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宋新章介绍,土壤有机碳的动态主要取决于碳输入(即植物枯枝落叶和死亡根系)与碳输出(主要是土壤微生物对有机物质的分解)之间的动态平衡。还林比还草能积累更多的土壤有机碳,主要是因为还林后土壤从凋落物和细根得到的碳输入更多。

此外,退耕还林后的造林类型也会显著影响到土壤有机碳的积累。表层土壤有机碳在造乔木林后增加了68.6%,显著高于灌丛43.7%和果园30.6%。果园由于施肥、采摘等人为干扰活动导致土壤碳含量积累较慢。研究建议,在退耕还林时若土壤和气候条件允许应优先考虑种植乔木,还草时应优先考虑自然恢复草地而非人工种草。

随着时间推移,未来几十年退耕还林工程区将会积累更多的土壤有机碳,在未来减缓气候变化效应方面有着巨大潜力,有望成为我国固碳减排的有效途径之一。(记者王怡)

  • 责任编辑:江苏省科普场馆协会管理员
  • 阅读次数:285
  • 【文档 江苏省科普场馆协会 科普之窗 科技发展】

版权所有:江苏省科普场馆协会 苏ICP备130357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