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科技馆:扇贝“杀手” 凿贝才女虫

张家港科技馆信息员刘丽 转自《科普时报》

2019-12-10

扇贝因鲜美的闭壳肌闻名于自然界“美食圈”,受到了大批“杀手”的觊觎,如我们人类,以及海星、海蛇尾等棘皮动物。另外,牡蛎、贻贝、东方缝栖蛤等软体动物会附生于扇贝壳表面,影响其生活质量。本文的主角——凿贝才女虫(Polydora ciliata)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扇贝“杀手”。

凿贝才女虫属于环节动物门(Annelida)多毛纲(Polychaeta)海稚虫科(Spionidae)才女虫属(Polydora)。成虫体长10~40毫米, 体宽0.7~1毫米, 头部有1对可以自由收缩的触手,触手上有黑色波纹状条带。身体分节,但是没有明显的分区。解剖镜下可清楚地看见其背面中央充满红色血液的血管贯穿身体前后。体色多样,主要有橙黄色、草绿色、棕褐色,以及前部橙黄色而后部褐色4种。作为危害贝类增养殖业的“罪大恶极者”之一,凿贝才女虫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美洲、新西兰等地。在我国,已经接到大量关于其危害扇贝、珍珠贝、牡蛎、杂色鲍、九孔鲍等海洋生物的“报警电话”。

凿贝才女虫分泌的酸性物质可以腐蚀贝壳,在贝壳上穿凿管道, 使壳内面凹凸不平, 质地疏松,并形成黑褐色的痂皮。这一疫病因此俗称“黑壳病”或“黑心肝病”。遭受其迫害的病贝生长缓慢,壳受损,在养殖操作过程中容易破裂。当凿贝才女虫钻穿贝壳达到软体部时,则直接侵害软体部。被侵组织周围发生炎症,局部形成脓肿和溃疡,引起细菌继发性脓疡,并产生一种特殊的臭味。贝类的品质和价值大大降低,严重时发生死亡。

被迫害的虾夷扇贝上壳的外表面有针尖大小的小孔,一般两个一组,为凿贝才女虫在贝壳中筑造管道的入口和出口。将病贝放入海水中静止片刻,肉眼可见有凿贝才女虫长长的触手从孔中钻出,触手受刺激马上缩回管道中。将病贝肉体去除,可见壳的内表面有弯弯曲曲隆起的管道,呈黄褐色,用镊子掰开后可见管道内有大量絮状碎屑。凿贝才女虫喜欢生活于泥质或泥沙混合处海底。当海域粒径小于63微米的细泥占底质10%以上时,凿贝才女虫附着率很高。当细泥的百分比下降时,凿贝才女虫的附着率也随之下降,可能是因为凿贝才女虫需要富集泥土颗粒构筑泥管供其生活所致。

凿贝才女虫生活史分为3个阶段: 胚胎阶段、浮游阶段和寄生阶段。其在穴居的管道中产卵,卵由一层薄膜包裹形成卵袋,黏附在管壁上。胚胎在卵袋内发育成三刚节幼虫时冲破卵袋,浮游于水中。

 刚孵化的幼虫长约为0.26毫米,有明显的趋光性。幼虫发育15天可达0.7毫米。整个浮游生活期为30~40天。

幼虫附着到扇贝壳外面鳞片状薄片的凹陷处,变态为稚虫。稚虫分泌黏液,固定周围沉淀的泥土,形成细长而弯曲的泥管,开始营管栖生活。稚虫在扇贝壳外表面进行管栖生活的时期为2~3个月。随着虫体长大,凿贝才女虫开始钻凿贝壳,筑造管道,在壳内进行管栖。另外, 凿贝才女虫还可以通过再生进行无性繁殖。其断裂的身体能够重新长出头或尾,繁殖能力非常强。

常给扇贝“搓澡”可以降低凿贝才女虫幼虫的附着率,发现病贝后迅速隔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才女虫感染的扩散。用龙胆紫、甲苯咪唑、淡水对贝体浸泡虽然能够一定程度地治疗才女虫病,但是将病贝放回养殖环境后疾病复发率高,且会影响到其正常生长发育。总的来说,至今尚未找到有效的防控措施。

  • 责任编辑:张家港科技馆信息员
  • 阅读次数:2162
  • 【文档 江苏省科普场馆协会 科普之窗 科普知识】

版权所有:江苏省科普场馆协会 苏ICP备130357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