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春北京“非典”期间,媒体公布的预防措施中,不论是政府公告还是高级专家,也都不提“春捂秋冻”,而是“防寒保暖,及时增减衣服”。我的《防“非”防被“春捂”误》一文(发在当时《北京晚报》副刊版上),正是从气象学角度评说这个问题。现在,在气象台天气预报节目中,也都不提“春捂秋冻”而是“及时增减衣服”。
由是,我一直在查找“春捂秋冻”的出处。结果发现我国最大的《汉语大辞典》《辞海》和《辞源》等均未收录这个辞条。在国家图书馆藏89本我国各类成语辞典,和查阅到的约30本俗语、惯用语、熟语和名言名句等辞典中,只是非主流的4本书收录了这个辞条。且其所引出处也均非古代医书,乃老舍先生的《正红旗下》和李建彤先生的《刘志丹》中的语言形容用词,与医无关。此外,从中我还找到一些类似民谚,如“春暖秋冻,到老不生病”“春不忙减衣,秋不忙加帽”(《俗谚大全》,1997)。它们可能是“春捂秋冻”的来源。
我分析,春捂秋冻(以及这些民谚)的最早来源,很可能是近一两百年内从元代养生家丘处机《摄生消息论》中“衣服不可急加急减”引申出来的。因为书中讲到:春天“天气寒暄(暖)不一,不可顿去棉衣。老人气弱……时备夹衣,遇暖易之,一重减一重,不可暴去”;冬季则有“寒极方可加棉衣,以渐加厚,不得一顿便多,唯无寒即已”。
至于把正确的“春捂”和“秋冻”,组成了不正确的“春捂秋冻”的语言方面原因,我的分析是,古人喜欢不冷不热的春秋季,因此常把春秋两字组成许多对称的成语,例如,春华秋实、秋月春风、春兰秋菊、春花秋月,等等。因此从这点上说,本也无可非议。只是因为成语字数少,又不能加说明,因而容易误解,引发社会问题,这就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