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减灾种植模式年挽回粮食损失100亿—200亿斤

2013-11-12


       “通过科学技术手段的运用,发展避灾、减灾农作物种植模式,每年可挽回因灾损害粮食100亿—200亿斤。”10日在南昌召开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重大突发性自然灾害预警与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年会上,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李茂松说。

李茂松指出,自然灾害频率加大,南方干旱日益常态化,各地自然灾害持续时间和历年之最的记录不断刷新,这都意味着粮食生产面临的重大自然灾害呈进一步加重趋势。

为应对这一趋势,科技部于2012年启动“重大突发性自然灾害预警与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通过筛选耐抗灾农作物品种,开展防灾减灾技术培训,研究面向农民的实用防灾、减灾、避灾技术与农作物种植模式等科技手段,最大程度地减小干旱、洪涝、低温三大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通过种子对干旱、低温等灾害天气的抗逆性,能把灾害的损失从以前的30%降低到5%左右。”四川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汤永禄告诉记者,为应对四川的干旱灾害,研究所引进设在墨西哥的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的优良种子资源,与当地品种进行杂交选育的抗逆小麦种子,能在小麦从播种到成苗期间有效储存有机物和营养成分等干物质,进而帮助作物撑过旱灾阶段。

在环洞庭湖粮食主产区的湖南省安乡县,科研人员研究发现,受渍水、冷浸等灾害天气的影响,村民们以往种植的油菜经常损失严重,而来自北方的亚麻却能克服洞庭湖区冬季的低温连阴雨天气。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揭雨成告诉记者,原本主产区在北方的亚麻,因为与粮食生产的冲突近年来种植面积严重萎缩,导致中国80%的亚麻原料依赖进口。在环洞庭湖区冬闲田因地制宜引进亚麻,不仅能有效避灾、减灾,同时还将有效地弥补这一缺口。

李茂松说,在耕地面积整体不断减少,粮食单产提高已到一定水平的背景下,通过科技手段减轻重大突发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造成的损失,对粮食持续稳定增产,保证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记者高皓亮)

 

  • 责任编辑:江苏省科普场馆协会管理员
  • 阅读次数:447
  • 【文档 江苏省科普场馆协会 科普之窗 科技发展】

版权所有:江苏省科普场馆协会 苏ICP备130357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