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红色家风的历史传承

2023-06-29

家风家训,是指全体家庭或家族成员所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在中国,随着家族的发展演变,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家训,也延伸出了如家约、家训、家风、家规、家法、家范、家诫、家劝、族规、族谕、宗约、宗规、公约、祠约等名词。常州因名门望族众多,和无锡以及浙江的绍兴、金华,安徽的徽州成为目前江南现存家谱最多的地区,家谱中家规家训更是卷帙浩繁、内容丰富。6月24日下午,“常博大讲堂”特邀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叶舟副研究员做“常州红色家风的历史传承”讲座。

叶舟,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古代史研究室副主任、上海地方史志学会副会长、上海历史学会理事,以江南社会文化史和宗族史为主要研究方向。近年来在《史林》《社会科学》等核心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出版专著4部,古籍点校4部,译著2部,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主持上海市社科规划项目2项,新修《上海通史》“上海建县至明代”分卷主编,《中华大典历史典》清总部主编,《常州通史》副主编,《常州家承》主编,《上海地区家风家训文献汇编》主编,所著《清代常州文化系年》获得江苏省哲学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叶教授从什么是家风家训、常州家风家训的历史、常州红色家风的历史传承、今天我们怎么看待家风四个方面展开介绍。常州地区最早的家训应该是邹浩的《女诫》,宋代大儒杨时曾为之撰写《跋邹道乡所书女诫》,可惜今已不存。明清时期,随着常州家族的迅速发展,常州地区家规家训发展也进入一个黄金时代。当时,由族中尊长或有名望的人士,以“家训”“家诫”“家范”等形式对族人进行道德教化,在常州的家族中十分流行,并涌现出了一大批家训名作。明代胡熒的《律身规鉴》是现存最早的常州地区成文的家规家训,而姚儒的《教家要略》则是常州最早的家训总集,在当时影响巨大。清代更是常州地区家规家训发展的黄金时代,如金敞《家训纪要》《宗约》《宗范》、庄受祺《维摩室遗训》、方宾穆的《方氏家言》等。

常州地区家族的家规家训中,也出现了对女性态度的宽容,对职业选择态度的改变及禁止缠足等内容。而随着现代法律制度的确立,一些与法律相背离的规定,如关于财产继承、离婚等内容也得到了调整。更重要的是,家族组织的构建方式在这一时期也发生了改变。像常州西营刘氏的五福会已经具有了一些近代社会团体的基本特点,如有组织、有宗旨、有纲领,根据选举产生、实行民主管理等等,这一切都是家族改良和改革的典型体现。

近代以来,常州地区涌现了瞿秋白、恽代英、张太雷、李公朴、史良、冯仲云等一批红色革命人物,他们身上展现出的崇高精神与长期以来耳濡目染的优良家风密不可分。如常州恽氏,自恽日初、恽厥初、恽南田开始,为了真理甘愿以身殉国的家风跨越时代,与恽代英互相呼应,焕发出新的光彩,实现了新的升华。董庄李氏宗规“收困穷以全无告。哀矜茕独,仁政所施,矧属同宗,尤当收恤。族中有素行无亏而贫乏不能存活,及鰥寡孤独无依者,公议收恤,若穷而无行者弗论。”“我祖宗世笃忠贞,家传清白。凡我子姓,幸列仕途,务修臣节,尽忠报国,光耀宗祧,如作奸罔上及贪污被黜者,不许入祠。”规矩分明,在爱国理想和信念的支撑下,李氏子孙公朴倾注其毕生的精力追求民主真理,并将个人的追求完全融入整个社会与民族的追求之中,为中国的民主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常州望族庄氏家族世世代代都有人登科及第,庄氏“禔躬四箴”家训对其族人勤勉俭省、廉洁奉公的处世作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叶教授认为,常州的家族组织和家规家训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在近代的改良转型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以史为鉴、古为今用,对传统家风家训中优秀的思想进行系统挖掘和现代转化,并客观评判传统家规家训中的负面因素,让人们认清其历史局限性,并从中记取教训,引以为戒,以“破与立”“扬与弃”的双重视角,去粗取精,以传统家风家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推动当代常州的家庭伦理规范体系的建设作出努力。

  • 责任编辑:常州博物馆信息员
  • 阅读次数:1485
  • 【文档 江苏省科普场馆协会 场馆在线 场馆动态】

版权所有:江苏省科普场馆协会 苏ICP备130357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