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光刻机十年创新的启示

以人为本,培育中国企业的创新基因

贾 婧 陈 磊

2014-01-06

 

■创新驱动发展

2013年9月,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微”)在台湾参加半导体展,此次参展,预示上微 300系列光刻机将正式进军LED产业,光刻机实现产业化,似乎近在眼前了。

就在4年前,美国著名杂志《连线》刊登了一篇题为《人民的CPU》的报道。开篇中写到:“试想,一个国家需要完全依靠从一个与之有着战事冲突或经济往来不稳定的国家进口某种珍贵商品,而且,如果没有这种商品,其整个社会将被迫停顿。这个国家是中国,与之有着战事冲突的国家是美国,而该商品就是芯片处理器。”

10年前,我们还在因为没有以光刻机为代表的半导体关键设备,在信息产业发展和现代国防工业等方面受制于人而捶胸顿足。10年后,上微的技术逼近世界先进水平,已跻身世界前四行列。在中国光刻机实现从“无”到“有”零的突破,到光刻机进入海外市场的这11年,上微的披荆斩棘之路有一张鲜明的“成长坐标系”。

在这样一个坐标系里,政府战略布局、企业技术的集成创新和开拓市场的硬实力与人才培养、专利保护和企业创新文化氛围建设的软实力相辅相成。

上微的“成长坐标系”何以铺陈开来?其颇具特色的横向软实力,是怎样逐渐把上微引向坦途?

“引得进、提得快、留得住”:独辟蹊径击破魔咒

上微员工的平均年龄只有32岁。这些年轻人中的大部分每天都会穿上全身上下只露出两只眼睛的浅蓝色净化服,穿过呼啸的风淋间,然后把眼睛对准虹膜扫描仪,走进无尘净化间密闭的玻璃门,进入1立方厘米空间内只允许10个10微米以下粒子的净化间,一呆就是6个小时。

当厚重的玻璃门在身后悄然闭合,净化间里顿然寂静无声,只余下机器的微微声响。这里一尘不染,整洁无瑕,像科幻电影中的异星基地,一走进这里,眼神中就带上了职业的淡淡光芒。

这样一群年轻人,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涉及光刻机总体设计、系统集成及关键技术单元的专业技术人才500多人,其中博士占9%、硕士占41%,专业学科门类达16个。这是上微不搞“近亲繁殖”,追求“五湖四海”的直接效果。

10年前的上微,只有十几名员工在默默地坚守。光刻机的研发成本相当高,国际巨头仅一年的研发资金就逾5亿欧元,一般的公司根本难以为继。光刻机专业人才的培养更需要极其漫长的时间,培养一名专家型光刻机工程师国外一般要花17年时间。由于项目的急迫性,这一群年轻人没有更多充分的时间“上军校”,光刻机的人才都是直接推向重大专项第一线,“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战争中锤炼部队,在战争中选拔将军”。通过几年努力,一支光刻机核心团队已初具规模。

2008年,公司发展遇到瓶颈,很多世界500强公司把上微视为高质量的“人才超市”大挖墙脚。

当时研发项目即将面临验收,面向市场的产品还未出货,政府前期投入的资金也几乎告罄。某德国知名跨国公司开出两倍的薪水挖走了公司很多精密控制人才,这些都是公司花了两三年时间辛苦培养出来的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年轻员工。

不能让费尽心血培养出的技术人员,为他人作嫁衣。痛定思痛,企业管理层迅速做出反应,通过设置的独特的光刻机开发流程和知识库,完善的工程实训手段和严格有效的培训机制,工程化的实现过程,加速光刻机人才的成长速度。通俗地说,就是让每个员工的学习过程都留下痕迹,并把他们实验数据、方法技术等积累成一个数据库,让后来者汲取前人智慧的养料。

公司人力资源总监贺跃进提起了上微与光刻机开发相适应的“引得进、提得快、留得住”人才培养关键词。“引得进”,指的是国内外光刻机相关人才引进,国外特殊专业人才引进,国内专业人才引进,定点招收培养专业人才。“提得快”,是指承担关键技术研究,共享产品知识库,管理科研技术团队,提供技术技能培训使专业人员的能力能快速提升。“留得住”则是指建立一套人才留住的保障机制,保障科研投入,营造科研氛围,提供发展空间,奖励科研成果,营造奖励功劳、安慰苦劳、冷落不劳的机制,使人才能真正留得住。

历经十余载艰辛,如今上微独特的“文档化”管理模式和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有效地降低了人才流失率,还源源不断地吸引着国内外高素质人才的竞相到来。很多当初被“挖”走的技术人员再次选择了回来。“在那里,技术没有这么大的难度,感觉有力使不出来;而且,终归没有家的感觉。”贺跃进说。

创新DNA:不断积蓄持续的创新动力

“我需要不安分的员工。”贺荣明指的不安分,是对科技创新始终保持敏感和热情。实际上,上微已经将创新融入了企业文化中,融入到了其生长发展的灵魂中。该公司从企业发展的角度,建立了创新动力模型,而其中最重要的动力之一,就是企业的内生动力。

这个动力更多的取决于创新文化、创新DNA、使命感、对技术的热爱和执着追求、兴趣爱好。上微注重营造创新文化,时刻鼓励和倡导创新精神,加速并控制创新的节奏,调动员工的创新激情,“我们不是创造很多的条件去求工程师创新,而是工程师自己有强烈的创新欲望,企业来创造创新的条件。”贺荣明表示,公司今年投资100万元,在企业内部建立了一个创新引导基金,这是一项“披星戴月”创新,也就是说,必须晚上加班加点来干。如果员工没有决心,就不要来做这个创新。项目成功固然可喜,如果失败也不会追责。通过这种方式,公司把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落到了实处,也培育了一个企业创新的DNA。

“我们有一句格言叫‘坚守是美德,创新是自尊’。” 贺荣明说道,“创新是一个非常痛苦和艰难的过程,不坚守就无法实现创新,坚守是一种美德。我们视创新为企业的生命,视创新为一个科技人员和专业人员的自尊,如果工程师没有创新能力,只会抄袭别人,就是一个没有自尊心的工程师。我们弘扬这种创新精神。”

上微一位1979年出生的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如今已经是减震系统项目经理。他于2013年9月份进入复旦大学攻读工程博士,且入选了科技部与教育部联合面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开展的工程博士培养计划。作为上微的重点培养对象,他这样评价公司的人才培养机制:“工程博士研究的课题来自企业需求,来自市场,实现了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大循环,上微培养的不是仅写论文的人才,而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立足创新的工程实践人才。”

“在我们公司,没有‘岗位重要和不重要’这一说,每个岗位都把事情做精、做的优秀,都是可以成为某方面的专家。”贺跃进这样比喻。

每年选送一批科技人员远赴海外学习,推荐科技人员到国际顶级论坛“谈剑论道”发表论文,让科技人员在“战争中学会打仗,在战争中成长为将军”。

贺荣明经常和身边的年轻人这样说: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如果光刻机的世界舞台上出现一支中国团队,我希望是我们,如果只能有一个人,我希望是你!

专利:在限制与包围中寻找机会和突破

“未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大小,不是看其疆土面积,而是科技实力的强弱。我们的专业领域和创新空间每天都被外国的强者吞噬着,作为企业,一定要绝地反击!”贺荣明说,光刻机企业的创新发展,正是来自于这种发自内心的呐喊。

在光刻机的技术领域,全世界大概有两万多个专利。对于当时还身在春晓路的几十号“等米下锅”的光刻机先锋人来说,他们还只能无奈地注视着,他们要挑战的同行,已经用开挖深沟高建城墙的方式来迎接他们。

从2006年开始,上微从紧张的研发经费中拨出一块,组建了一支专门研究专利的团队,这种形式后来更是转化为了公司知识产权例会制度。后来,专利团队逐渐扩大到数十人。

“彼时,很多人不解,为什么技术攻关还没有突破,连像样的专利都还没有拿出来,就急着开始搞专利评审制度和专利战略分析,公司的领导层清醒地知道,在国际技术创新的战场上打拼,专利是最有效的武器。”公司知识产权部负责人秦璋说,对于先行者而言,专利是他们最强的武器,退可防守,进可攻击。

而对于后发者而言,不仅要研发出产品,还要规避专利风险。先行技术所有者不可能与后发者分享核心技术,而且根据目前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公约规定,即使后发者没有参考前者任何资料独立研发出来的技术方案如果与在先申请专利相近,照样不能在专利申请地区使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专利保护本质上就是一种合法的垄断。

上微面临的就是这样的情况,“到处是知识产权红线,一不小心,出厂之日,就是死亡之时”秦璋说,要前行,就需要先探路,专利部门重任在肩。

别人成功的技术,受到专利的保护,务必要尊重。但那些虚假的、恶意的“流氓专利”,也必须清除。

“去年,德国一家公司,运用了流氓专利的手段在我国申请到了专利”,秦璋表示,这样的专利所保护的技术,虚虚实实,有假有真。一块手机大小的石头,被他们包装成了电视机大小。摆明了,欺负后来者技术不精,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然而,这一次遇到麻烦的是他们自己。“知识产权已经成为捍卫创新疆土的利器,要为我们未来的创新腾出空间”,秦璋说道。

上微出动了六名专利工程师及骨干研发人员。很快就将这块电视机大小的石头解剖了个底朝天。然后,他们迅速向国家专利局申诉。国家专利局按照法律,需要进行公众意见调查。两次调查之后,这个专利的权利要求被砍掉一半。

在这些砍掉的地方,上微迅速组织兵力,把自己的专利补了进去。敌退,我进。

截至2013年9月30日,公司已申请中国专利1285项,其中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069项,中国发明专利授权428项,申请国外发明专利68项,授权23项。

在制造光刻机的路上,上微已经开辟了属于自己的领地。

上微公司的知识产权部门现在有二十几位专利工程师,专门从事专利战略分析与战术部署、技术点研究。庞杂而又有系统布局的专利变成知识产权的“核弹头”,上微也因而获得了行业知识产权威慑的威力,以及与同行谈判的底气和能力。

“创新是一种自尊!”在上微,“自尊”是最常被提到的一个词眼,代表了一种精神与文化。全体上微人的精神动力,就是那个共同的中国光刻梦。在这个梦渐渐化为现实的路上,没有人舍得停下脚步,生怕错过了一点一滴的进步,只顾着风雨兼程地行进。

  • 责任编辑:江苏省科普场馆协会管理员
  • 阅读次数:500
  • 【文档 江苏省科普场馆协会 科普之窗 新技术动态】

版权所有:江苏省科普场馆协会 苏ICP备130357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