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有温度、“木”有故事、“木”有意思——张家港市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木工坊趣赏

2024-02-29

温度

我们需要让教育充满温度。我们需要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尊重他们的个性天性和兴趣爱好,激发他们的潜能和创造力。我们需要共同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一个温暖的教育环境中快乐成长。

木头是一种天然材料,天然不加修饰的木色,独一无二的木纹,甚至那些天然的疤结,淡淡的香味气氛,都为我们营造出大自然的温暖、纯净、舒适和贴体。

张家港市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木工坊给孩子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有温度的场所,在这里,体验锯切拼接;在这里,静心沉浸专注;在这里,透过作品表达;在这里,劳动的汗水飞扬……

现在基地的木工非遗传承主要以榫卯为主,形成了一定的梯度,小学五年级学生制作实木手机支架,初二学生制作三柱鲁班锁,高二学生制作燕尾榫小板凳。还可以来学习筷子制作、六柱鲁班锁制作等。孩子们在这里,人人动手,画线、切割、拼合、打磨、钻孔忙的不亦乐乎,创作、表达、呈现、省思意犹未尽。

日本民艺学家盐野米松说过:“通过手工制作的作品,是有温度的,传递给别人的是温度,给人温暖。”

故事

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木工坊,除了深受孩子们喜爱之外,不少送训老师也很喜欢我们的这些项目,他们和孩子们一起,纷纷加入作品的创制中。基地木工坊有太多太多故事。

这里讲一个妈妈与儿子的一个故事,儿子高二时来基地木工坊做了三柱鲁班锁,做得又好又快,效果非常出色,打动了上课的老师——基地木工坊领衔人顾士兵老师,将他的作品收入展示柜,和老师的作品一同展示,并且又给了他一份材料再制作,好有作品带回去。这里,顾老师还和大家约定,只要他还在基地,没有退休,这件收入展示柜的作品就会一直在。就这样,这一件学生作品不知道吸引了多少前来欣赏观瞻它的眼光。

妈妈是一位初中老师,儿子来的第二年,她带学生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临行前儿子跟她说,他高二时来基地做的作品还被老师收入进展示柜了,还记得顾老师的约定。妈妈十分高兴,她也想看看到底儿子当时做得是什么样的作品,可以登入展示柜。一位负责任的妈妈总想给儿子一个回音,作品还在吗?约定有守吗?一位负责任的老师总是很忙碌,学生的三天基地实践学习生活她总要关心的方方面面没问题她才放心,第三天忽然记起儿子的事情,于是抽空去木工坊,期待中走近展示柜,一件件大师级作品,不时惊到她,在陈列的一件作品上出现了她儿子的名字,找到了,在这儿,心情无比激动。基地老师打开展示柜,将儿子作品递给她,她看了又看,满心欢喜。基地木工坊顾老师的约定还在,儿子的作品还在,这件作品成了妈妈和儿子的又重要一个情感纽结,相信他们会一直记得。

意思

这里的“意思”是指有情趣、趣味、意趣的含义。在基地木工坊的半天是很有趣味的,可以全身心投入完成一件作品,拉锯交响曲,还有从心出发、凝心聚神,展开人与工具、人与操作对象的对话,完成物的构造、美的创造,提升想象力和认知能力。这样的制作,是劳动创造,是趣味获得,更是科学劳动。有计算、几何、空间分割、物理、材料、美学、对称、节奏、流程管理等。

除了木工课本身的意趣外,更多的意思是学生主观赋予它的。你可以只是按图索骥完成一件完美的作品,你也可以稍加设计,制作一件不同寻常的作品,还可以洞悉原理,创作一件值得品鉴的作品,不同层级的意趣由此生成。正如知识,有学到的知识,有自己经过努力获到的知识,还有是常人难以捕到的知识。

纵观中华百业百工,都有中华优秀传统和中国古人智慧在其中,当下的青少年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学习,也是使命。林语堂先生在《生活的艺术》里说过:“大自然有的是声音、颜色、形状、情趣和氛围;人类以感觉的艺术家的资格,开始选择大自然的适当情趣,使它们和他自己协调起来。”木工课就是这样。

  • 责任编辑:张家港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管理员
  • 阅读次数:4
  • 【文档 江苏省科普场馆协会 场馆在线 场馆动态】

版权所有:江苏省科普场馆协会 苏ICP备130357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