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末春初,淮河难见清澈
冬末春初,是淮河治理难题显现最为直观的一个时段。
“治水”与“治污”两种不同的治理目标、处理手段,在这个季节交织在一起,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
记者曾多次前往淮河采访,冬末春初来到淮河,发现经过秋冬的长时间蓄积,河水不能流动,淮河水质严重下降,呈现黑灰的颜色。
淮河下游排水不畅,是有名的害河。淮河治理,最初是出于减少水文灾害的目的,这是新中国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治淮是新中国大规模治水事业的开端。
另一方面,淮河也是水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九五”启动的水污染防治,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流域水污染防治,防治的“先导”也是淮河。
“目前,流域防洪除涝减灾体系仍不完善,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恶化和水利管理薄弱等问题亟待解决。特别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大,淮河流域水问题更加突出,保障流域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淮河水利委员会主任钱敏说。
——新闻调查——
闸坝密布,防洪和治污难两全
“人均水资源量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资源紧缺是我国水资源的天生禀赋。时间分布不均匀决定了旱涝并发多发,空间分布不均匀致洪涝灾害严重。”在“第二届青年治淮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建云强调。
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徐迎春说,《淮河流域规划报告》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淮河流域第一次比较系统的综合规划,根据规划,在淮河上游修建了山谷水库。此外,淮北大堤、临淮岗、洪泽湖大堤加固等一批项目后来相继实施。
淮河流域是我国粮食重要产区,历史上素有“江淮熟,天下足”的说法。淮河流域人口密集,季节降水不均,到了冬春枯水期,人畜饮水等都有问题,且不要说春耕灌溉用水等。于是,为保障流域的防洪安全和供水安全,在淮河上修建了近万座闸坝,“河流闸坝密布”。
在夏季,由于水量充沛,为了防洪,各大水库大坝均开闸放水。于是,淮河干流、重要支流沙颍河、洪汝河等水质清澈;到了雨季末期,各闸坝关闭,开始蓄水。
“流水不腐”,各大水库以及水利工程的建立,为淮河流域的防洪安全和供水安全提供了保障,但是也导致了水体污染。加上在改革开放后,当地经济和工业的快速发展,淮河水污染问题十分严重。在雨季前夕,为腾出库容,各闸坝纷纷开闸放水,大量污染团下泄,于是,淮河流域发生了多次严重的突发性水污染事件。
——核心关注——
头痛医头,局部行为收效甚微
淮河是我国最早进行水污染综合治理的重点河流之一,被国家列为重点治理的“三河三湖”之首。为解决淮河的水污染问题,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启动了“淮河流域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决策支撑关键技术研究与综合管理平台构建”课题。
该课题负责人、南京大学教授张幼宽说,淮河流域水资源匮乏、人口密度大、城镇污水治理率偏低,农业面源基本上没有受到重视;该流域属于欠发达地区,未来城镇化还将加快。据预测,到2015年和2020年,该流域的城市生活污水负荷分别将增加80%、110%,污染治理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张幼宽认为,淮河污染等问题,究其原因,除了流域经济发展加快、治污技术落后、管理机制有待完善、治污投入还需加强以外,在流域层面上缺乏具有长期战略性指导的流域污染系统治理的总体方案是更深层次的原因。过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部行为不仅收效甚微,而且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重复和浪费,无序分散治污行为难以根本解决淮河水污染问题。因此,弄清流域水污染主要成因,识别流域水污染治理关键问题,提出清晰简洁的流域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战略思路,制定行之有效的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总体方案,构建多功能一体化集成的流域综合管理平台是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的迫切需要。
——专家观点——
“三三三”治理,恢复淮河生态
针对淮河这样多闸坝、水资源匮乏、重污染流域,张幼宽说,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项目实践并总结了“三三三”治理模式。也就是在其淮河重要的贾鲁河子流域,首先对重污染行业及工业园区进行“第一级”控制,即根据企业排放标准严加控制;然后通过对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城市再生水景观回用标准进行“第二级”控制;“第三级”控制是通过河流、人工湿地等生态净化流域排放标准来控制。
三级标准,中水回用、再生水回用、生态净化水回用……按照该思路,张幼宽说,针对当地制药、纺织企业,课题组研发了高浓度有机生物制药废水组合处理关键技术、综合废水生物强化处理及工业园区污水厂生化尾水深度处理与回用等技术;针对城市混合污水的深度处理和回用,研发了以高效脱氮除磷集成与磁性再生树脂吸附等新材料,使其运行成本下降三分之二。
“最后一级,即第三级处理是在贾鲁河支流、人工湿地、近自然人工滩地等建设联合净化示范工程,郑州市环境监测站监测显示,生态净化后,水体的化学需氧量(COD)浓度削减20%、氨氮和总磷分别削减80%、40%。
为寻找治水和治污的最佳结合点,课题组制定《淮河流域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总体方案》,旨在研判淮河流域水污染成因和防治重点,提出淮河流域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的行动纲领,为流域相关工作提供战略指导。
在其基础上,《方案》提出了以“全面修复和保障淮河流域河流生态功能,为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为总体目标,以“分步治理—重点突破—逐级恢复”为实施方略,制定了流域水体污染控制分阶段的重点任务和空间实施布局,从而形成淮河流域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的行动纲领。
■延伸阅读
淮河流域地处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之间,是我国南北方自然地理的分界线与气候过渡带。它流经河南、安徽、山东、江苏等省,流域面积约27万公里,人口1.7亿,耕地面积约1.9亿亩。也就是说,淮河用仅占全国3.4%的水资源,养活了全国近1/6的人口。
淮河流域冬春降水少,雨季集中于夏季,全年降水分布极不均匀。加上历史上黄河多次决堤,长期夺淮入海,大量泥沙淤泥使淮河入海出路受阻。如此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复杂的河流水系特征,使其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上最难治理的一条河流”。
淮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超过50%,远超过国际上内陆河合理开发利用程度30%的平均水平,河道基本丧失生态基流。
淮河自1978年以来还发生了多次重大污染事故:
1989年,1.1亿立方米的污水经蚌埠闸下泄,形成60公里污水带,淮阴市经济损失1250万元;1994年,发生震动全国的“7·23”特大污染事故,持续时间55天,污染农田5000余亩,经济损失1.7亿元;2001年,淮河上游1.44亿立方米污水形成20余公里污水带,水利部门从骆马湖调水8亿立方米补进洪泽湖;2002年,1.3亿立方米污水下泄,仅盱眙受污染的水面就达5.3万亩;2004年7月20日至27日,淮河突然暴发有史以来最大的污染团,从上游奔腾而下,充斥河面的黑色污染水团全长133公里,总量超过5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