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科普”的奇妙课堂第六期:鱼拓,让鱼儿“游”在纸上

2023-10-21

10月21日上午,周庄生命奥秘博物馆组织开展了“非遗+科普”系列第六期——“鱼拓,让鱼儿‘游’在纸上”主题活动,来自龙隐水庄、蚬江花园、祁浜村等周庄镇村社区的19组亲子家庭进行参加。

活动合影 

鱼拓是将真鱼的形象用墨汁或颜料拓印到纸上的一种技法艺术,灵感源自中国古老的碑拓技艺,起源于中国宋代。对现在很多人来说,“鱼拓”是个陌生的词汇,但早在宋朝,文人墨客在垂钓之余用墨汁或颜料将所钓之鱼拓印到纸上,用来记录实际尺寸并保留纪念,被称为“鱼折”或“胜负图”,通过千年传承和发展,改名为“鱼拓”。鱼拓画不仅可以记录和展示不同种类鱼的身长、形状、颜色等体表特征,还可以结合“诗书画印”,将鱼拓作品装裱好放入镜框悬挂装饰,成为艺术品。

鱼拓作品欣赏 

活动现场,科普讲师详细介绍了鱼拓的起源以及制作方法。鱼拓分为直接拓法和间接拓法。直接拓法是直接在鱼体上涂色,然后覆纸拓印,制作时讲究一气呵成。间接拓法与我国古老的碑拓方法是一致的,这种拓法不在鱼身上直接涂墨,而是先将宣纸覆盖在洁净的鱼身上,再用墨在宣纸上拓印出鱼形。

课堂现场 

积极回答科普老师问题的小朋友 

本次课上,大家使用的是直接拓法,小朋友们在家长的帮助下,用纸巾将鱼表面的黏液和多余的水分擦干净,然后根据自己的想象力,用刷子在鱼身上涂上不同的颜料。最后,将宣纸铺在涂了颜料的鱼身上,均匀按压,拓制完成后,揭起宣纸,画上眼睛。许多小朋友在数次创作中表示:每条鱼身上的鳞片、褶皱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纹理,就像人的指纹一样,独一无二,表达着非凡的生命历程。

在家长帮助下创作的小朋友 

在科普老师帮助下进行创作 

作品展示作品展示作品展示 

鱼拓来自民间,应该是人人可学习、可负担的艺术,但是2018年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本次活动,旨在让社区居民,尤其青少年在科普中了解非遗艺术,增强文化自信。周庄生命奥秘博物馆“非遗+科普”模式更是让传统文化与科普知识学得到、看得见、带得走,实现教育惠社。

  • 责任编辑:周庄生命奥秘博物馆
  • 阅读次数:80
  • 【文档 江苏省科普场馆协会 场馆在线 场馆动态】

版权所有:江苏省科普场馆协会 苏ICP备130357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