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科技馆:IPCC报告:近50年的气候变暖两千多年来前所未有

来源:中国科普网 作者:胡利娟

2021-10-21

日前,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AR6)第一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2021:自然科学基础》(以下简称报告)指出,人类的影响可能增加了复合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概率。

“从第一次评估报告到本次报告,人类对于气候系统变化的科学认知在不断加深。”10月19日,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翟盘茂指出,在全球变暖过程中,人类活动的影响逐渐被量化,人类活动的证据在区域尺度上也在不断进步。尤其是从1750年左右以来,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主要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

人类活动导致全球温升

报告称,自1850-1900年以来的全球温升主要归因于人类活动,与人类的影响相比,气候系统内部的一些变化,以及太阳活动、火山活动在数百年增暖当中的贡献,几乎可以忽略。

“与以往报告相比,本次报告中极端天气、复合型极端事件等气候系统其他变量变化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归因信度有所提升。”翟盘茂说,不容置疑的是,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大气、海洋、冰冻圈和生物圈发生了广泛而迅速的变化。

目前,全球地表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高出约1℃。从未来20年的平均温度变化预估来看,全球升温预计将达到或超过1.5℃。在考虑所有排放情景下,至少到21世纪中叶,全球地表温度将继续升高。

翟盘茂表示,除非在未来几十年内大幅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排放,否则21世纪将超过1.5℃和2℃。预计全球持续变暖将进一步加剧全球水循环,包括其变率、全球季风降水以及干湿事件的强度。

陆地增暖远大于海洋

报告指出,近年来,升温幅度大,2011-2020年平均温升相比工业化前(1850-1900年)增高了1.09℃,2001-2020年较工业化前增暖0.99℃。

由此可见,气候正在迅速变暖,而且这种增暖是全球性的。翟盘茂介绍说,这种增暖相当于全球每个地方都要升高1℃左右,而且陆地上增暖要远远大于海洋。

升温速度快,不仅限于温度指标,二氧化碳浓度已从工业革命前280ppm左右达到2019年410ppm左右,海平面全球平均上升约20厘米(2018年)。

与第五次评估报告相比,此次报告对当今气候变化的认识可以追溯到更早时期,二氧化碳浓度变化从高于80万年前水平追溯到高于200万年前水平,地表平均温度从1400年以来的最暖30年追溯到2000年以来的最暖50年。

也正因如此,所有的证据更加清晰表明——近50年的增暖在过去两千多年来前所未有。

极端事件剧烈洪水频繁

当前,气候变化已经通过多种方式影响了地球上的每一个区域,我们所经历的变化将随着全球温升而加剧。极端事件的未来变化取决于气候变暖的幅度,升温幅度越大,极端事件越剧烈。

报告描述了这样的情景:全球许多区域出现极端事件并发的概率将增加。高温热浪和干旱并发,以风暴潮、海洋巨浪和潮汐洪水为主要特征的极端海平面事件,叠加强降水造成的复合型洪涝事件加剧。

此外,人为影响特别是温室气体排放,可能是观测到的全球尺度陆地区域强降水增强的主要驱动力。

报告指出,全球每0.5℃升温将造成极端热事件频次和强度明显增加;每0.5℃升温将造成强降水和一些区域农业和生态干旱明显增加。

“到2100年,一半以上的沿海地区所遭遇的百年一遇极端海平面事件将会每年都发生,与极端降水叠加,使得洪水更为频繁。特别是不排除发生类似于南极冰盖崩塌、海洋环流突变、森林枯死等气候系统临界要素的引爆,一旦发生,将对地球生存环境带来重大灾难。”翟盘茂表示。

防灾减灾工作需提前

“值得注意的是,在数百年时间尺度上,气候系统的一些变化是不可逆的(例如海洋冰冻圈等变化过程),但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升温的幅度来减缓不可逆的变化速度。”翟盘茂表示,即使是在极低排放情景,未来二十年温升都可能达到1.5℃。随着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高,陆地和海洋碳汇占比将迅速减少。

报告称,未来的升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气系统中累积多少二氧化碳。在全球尺度上,“碳中和”与“二氧化碳净零排放”等价;但在区域尺度上,两者有所区别。控制全球变暖幅度需要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同时还要考虑减少其他温室气体排放。

针对日益加重的极端事件影响需尽早部署好防灾减灾工作,翟盘茂表示,要完善气候系统综合站网建设,提高对气候变化规律和机理的认识,此外,还要以积极心态参加国际气候变化科学活动和气候变化治理。

  • 责任编辑:张家港科技馆信息员
  • 阅读次数:57
  • 【文档 江苏省科普场馆协会 科普之窗 科普知识】

版权所有:江苏省科普场馆协会 苏ICP备130357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