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南京市科普讲解大赛在江苏科技馆成功举办

2016-05-10

5月6日“2016年南京市科普讲解大赛”在江苏科技馆圆满落幕。该赛事活动由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办,江苏科技馆承办,是今年南京市科技活动周重要示范活动,也是目前南京市参与范围最大,水平最高、代表性最强的科普讲解比赛,来自全市各区23个代表队推选36名选手参加比赛。

大赛以“创新引领、共享发展”为主题,主要目的是宣传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创业成果服务改善民生,通过大赛在全社会广泛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为全国创新创业人员、科技人员、科普传播、讲解和科普志愿人员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提升科普传播能力,推动科普事业发展。

大赛分淘汰赛的自主命题讲解和决赛的随机命题讲解两部分,参赛选手由南京市各区科委、科普场馆、科技院校等各相关单位选拔推荐。今年的比赛相比去年规模更大,选手范围更广,除了中科院中山植物研究所、江苏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南京科技馆、南京六朝博物馆等科普场馆的专业讲解员外,还有高校教师以及从事医生、出入境检验检疫师、工程师、导游等职业的选手参赛参赛。经过5月6日淘汰赛和决赛的激烈角逐,共计3名优秀选手代表南京市征战5月26日由科技部主办的“2016全国科普讲解大赛”,争夺全国“十佳”席位。

科普讲解工作是一项集知识、语言、技巧为一体的艺术性服务工作,如何把晦涩深奥的科普知识讲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是一门学问。今天你上榜了吗?海绵城市、掌纹识别技术、检验检疫与国门生物安全……淘汰赛上,选手们讲解的内容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选题不仅贴近热点、生动有趣、题材还非常广泛,涵盖天文、地理、自然、物理、化学、生物等多领域。为了吸引观众,打动评委,各选手在比赛时使出浑身解数,借助“道具”、“音乐”、“多媒体”等手段,用幽默、睿智、通俗的语言演绎科学,赢得现场阵阵掌声,展示了选手们科学知识的深厚积累。决赛的随机命题环节,20个科普主题由科技部全国大赛组委会提供,选手现场随机抽选,在30秒思考后,然后围绕主题进行2分钟的科普讲解,考验的是选手的表现力、临场应变能力。

经过一天激烈的角逐, 南京科技馆的选手陈德传、南京六朝博物馆的选手王晏珺、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的选手殷茜分列前三甲荣获一等奖,并代表南京市征战5月26日在广州举行的全国大赛。

  • 责任编辑:江苏科技馆管理员
  • 阅读次数:177
  • 【文档 江苏省科普场馆协会 场馆在线 场馆动态】

版权所有:江苏省科普场馆协会 苏ICP备13035787号